联系电话 400-123-4657
  • 栏目幻灯一
  • 栏目幻灯二
  • 最新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热门分类: 第一系列 | 第二系列 | ......>>更多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半岛·体育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什么是im体育碳中和产品?添加时间:2023-08-28

      im体育目前,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已初步建立,一年来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截至今年7月14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总体来说,碳市场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的作用不断增强。

      2011年,我国启动了北京、天津im体育、上海、重庆、广东、湖北和深圳7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6年底,福建成为第8个试点碳市场。涵盖电力、钢铁、水泥等20多个行业约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重点排放单位履约率保持较高水平,市场覆盖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趋势,有效促进了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强化了社会各界低碳意识,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全国碳市场建设初期首先纳入发电行业,一方面是因为发电行业排放数据基础较好,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国家碳市场建设的经验。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线亿吨/年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2021年以来,相继发布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管理规则,制定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im体育,初步构建了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至此,我国碳市场工作重心已由地方试点转向全国。

      目前,国家碳市场已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2019—2020)结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配额履约率为99.5%。主管部门对未按时履约的企业进行了处罚。

      全国碳市场交易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目前统一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切实保障了全国碳市场的顺利运行。2021年3月,北京提出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目前,自愿减排注册登记和交易系统建设已基本完成,为重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提供了基础条件。

      自愿减排为全国碳市场提供了覆盖范围外灵活履约的可行性,也是调动全社会参与碳减排积极性的有效途径。2012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截至2021年9月30日,自愿减排交易累计成交量超过3.3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29.51亿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用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配额清缴抵销或公益性注销,有效促进了能源结构优化和生态保护补偿。

      在CCER带动下,不少地方开展了碳普惠机制与减排产品创新,有效促进了社会公众参与减排行动,例如北京绿色出行减排量交易,广东、深圳和成都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碳普惠产品。由于自愿减排市场产品类型多、市场标准化程度较低、减排项目质量参差不齐,对项目审定与核证机构的监管还比较薄弱等,影响了市场购买者的信心,也不利于自愿减排市场的健康运行。

      随着全球更多行业与企业制定碳中和目标、开展碳中和产品认证、创建碳中和企业,自愿减排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建立的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制定了国际航空公司要实现碳中和增长的目标。随着减排需求的增加,自愿减排市场也呈现出多层次、差异化的特征,需要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助力,探索不同类型的减排工具和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碳抵消需求。

      作为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政策工具及推进经济社会清洁低碳发展的制度创新,过去一年来,全国碳市场已形成了基本运行框架,为控制碳排放提供了经济激励机制,并带动了相关绿色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要看到,相比国际上成熟的市场环境,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全球气候治理格局的变化、国际行业性减排压力以及部分国家采取的碳关税等单边措施,将对重点排放行业和全球碳市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未来需要持续完善我国的碳市场体系。

      一是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碳排放数据质量是碳市场发展的生命线,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出现了数据造假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担忧。相关主管部门已对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等行业碳排放数据进行了核算、报告和核查。但与电力行业相比,其他七大高耗能行业的生产工艺复杂、中间产品众多、碳排放核算复杂。行业的异质性导致全国碳市场扩容后在碳排放数据质量方面势必面临更大挑战,未来需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持续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以确保全国碳市场的持续健康运行。

      二是加快行业减排与低碳零碳产品认证。欧盟最新碳关税(CBAM)方案,将于2023年起正式施行,并设定3年的过渡期。初期征税对象是钢铁、铝、电力、水泥和化肥,之后将逐步纳入化学品、塑料、氢和氨等im体育。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将抵消中国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目前,欧美企业已积极开展低碳零碳产品认证,在采购绿色零碳电力、实施碳中和行动方面走在了前列。为避免我国出口产品被征收碳关税,需要加快推进重点行业减排与低碳零碳产品认证,研究适时将相关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避免企业被重复征税。

      三是培育新型碳抵消需求,推动自愿减排市场发展。未来自愿减排市场需求将会稳步增长,对碳抵消与碳补偿减排项目的需求亦快速增长。在实践中也出现了新型的碳抵消需求,如司法机关在环境资源类案件审理中引入“碳汇”补偿以推动落实相关责任主体履行生态修复责任。2022年4月,陕西安康铁路运输法院适用速裁程序快审了两起滥伐林木案件,被告因自愿交纳“碳汇”补偿费用获得从宽处理im体育。这是陕西首次引入“碳汇”补偿方式进行生态修复的司法案件,未来司法领域有望形成稳定的碳汇需求。

      随着全国碳市场实现重点排放行业全覆盖,预计涵盖的碳排放总量可达到70亿—80亿吨/年,按照5%的碳排放配额抵消比例进行匡算,届时碳抵消需求可达到3.5亿—4亿吨/年。稳定的碳抵消需求为自愿减排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也有助于构建社会参与减排的激励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低碳、零碳和负碳项目发展。

      四是探索开展与国际碳市场的链接。尽管全球自愿减排项目绝大部分位于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国际减排标准制定权,往往处于全球碳价值链的底层,发达国家则主导国际碳定价权。我国应结合国际航空、航海等行业的减排要求,充分利用CDM项目开发过程中积累的人才、机构与实践经验im体育,推动建立支持重点行业碳中和发展的国际碳抵消机制,提升中国减排项目在国际减排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积极应对国际航空组织(ICAO)制定的减排计划。2020年3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CCER)成为国际民航组织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CORSIA)认可的6个合格减排项目体系之一,意味着全球航空企业可通过购买CCER的方式来履行减排义务。因此CCER不仅可用于国内碳市场履约,也可用于国际减排义务履约。

      此外,我国经济发展对航运行业依赖较大。2018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IMO)173个成员国签订《海运减排协议》,提出到2050年海运碳排放量降至2008年的50%,碳排放强度降低70%。2023年IMO将修订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很可能提出更早的碳中和目标,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将形成战略挤压。欧盟也将在2024年将航运业纳入EU-ETS,这将极大地提升油轮航线的运营成本。据估计欧洲内部成本将上涨10—20%,欧洲外部上涨31%。航运业成本的上涨将外溢到其他行业,对中国进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中国需要加快构建与国际碳市场链接的碳抵消机制,以有效应对相关行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碳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