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中指出,碳排放交易标的包括上海本市的碳普惠减排量和经市生态环境部门批准的其他碳排放交易品种。并提出,上海市将通过对个人低碳行为和企业、社区、家庭的中小型减排行为进行量化,拓展和丰富减排量消纳渠道。上海碳普惠体系与碳市场互通将迈出关键性一步。
作为我国多层次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碳普惠主要将中小微企业与社会公众的绿色低碳行为进行量化、记录,并通过减排量交易、政策鼓励、市场化激励,调动、激发公众积极参与碳中和行动,对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上海从碳市场交易层面纳入碳普惠减排量,为碳普惠体系与碳市场互通提供了政策基础。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仅覆盖发电行业,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2000多家,每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碳市场交易产品主要是碳配额和CCER。但CCER于2017年被暂停交易,全国碳市场交易品种基本以配额为主,而目前碳配额是由国家统筹发放,且与企业上一年的需求和产能情况挂钩im体育,这导致企业履约和参与碳交易积极性不高,对碳市场多种类交易标的的需求也明显不足。
今年以来,碳市场行业扩容增量呼声高企,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共七大高排放行业亟待纳入。今年6月,钢铁、石化、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按照“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的原则逐步推进扩容。如果碳市场进一步扩容,将对交易规模和活跃度产生积极影响,也将刺激交易标的的需求。市场预计,全国碳市场在完成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im体育、航空八大行业覆盖之后,市场的配额总量可能会从目前的45亿吨扩容至70亿-80亿吨,覆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左右。
此外,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背景下,碳配额供给减少或提高碳配额有偿比例成为大势所趋。与首个履约周期相比,第二个履约周期的碳排放基准值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发电企业可获得的配额将因此减少。近期,随着碳排放第二个履约周期清缴工作通知发布,全国碳市场收盘价突破70元/吨,创历史新高。
在全国碳市场行业扩容和碳配额逐步缩减的背景下,丰富碳市场交易标的种类成为满足企业履约和碳交易需求的必然选择。推动CCER重启和碳普惠减排量参与碳市场交易也就成为当前建设多层次碳市场的主要方向。且相比CCER市场,碳普惠可以连接到更多的中小微企业以及普及民众,拥有丰富的碳排放开发场景。
2014年,武汉在全国率先进行碳普惠机制试点工作。“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加快碳普惠体系建设步伐,多地出台碳普惠专项政策推动碳普惠发展,并日益重视碳普惠与碳市场互通工作,推动碳普惠项目参与碳市场交易。
其中,广东、山东、深圳、上海、成都、重庆、天津等地相继发布碳普惠方案和相关管理办法,并对碳普惠机制衔接碳市场进行规定。例如,广东省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将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地区的相关企业或个人自愿参与实施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绿色碳汇等低碳行为所产生的核证自愿减排量(PHCER)纳入管理,并允许PHCER在当地进行交易。
今年以来,深圳、武汉等地进一步加快推进碳普惠参与碳市场相关工作。今年5月,武汉发布《武汉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机关、企事业单位、机构和组织等符合规定的主体可参与碳普惠减排量交易。今年8月,深圳“全民碳路”碳普惠项目在深圳排交所上市交易,标志着深圳“首个碳普惠交易品种”正式进入碳市场。
上海在全国较早便展开区域碳市场试点工作,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和机制,建立了一个公开透明、稳定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此次,上海《上海市碳排放管理办法(草案)》从碳市场和碳交易角度出发,将本市的碳普惠减排量纳入上海碳市场交易标的当中,并明确了碳普惠平台建设、参与规则、方法学管理、减排量或积分消纳等机制问题,提出企业、团队、个人均可以参与碳普惠减排量交易,为碳普惠减排量参与碳市场交易提供了可靠的措施保障和政策指引。
消费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中指出,我国大约1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中,消费端占53%。碳普惠机制可以引导公众在日常生活和消费中选择绿色低碳行为im体育,践行低碳生活,汇聚更广泛的碳减排力量im体育。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各地涌现出较多的碳普惠平台,但在缺乏科学标准的碳普惠方法学情况下,各碳普惠平台在减排行为量化和减排量核算方面存在较大挑战,制约了其参与交易和消纳的能力。同时,碳普惠激励和消纳措施方面渠道相对单一,基本以发放政府消费券、积分兑换商品等形式为主im体育,没有形成市场化的碳普惠减排量消纳和激励机制,制约着碳普惠的普及应用。
其中,将碳普惠体系与碳市场衔接成为拓展减排量消纳渠道,实现价值转化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碳普惠闭环发展的关键举措。一方面,碳普惠和碳市场互通可以丰富碳市场交易标的,为控排企业提供碳配额以外的碳排放量抵消工具,增强控排企业履约意愿、降低企业履约成本。另一方面,碳普惠和碳市场互通可以为公众低碳行为提供长期有效的市场化激励,帮助在居民层面建立碳账户并进行碳资产管理,助力汇聚全民绿色低碳力量。
然而,当前碳普惠平台与碳市场的互通仅限于区域碳市场层面,碳普惠减排量场景也集中在绿色出行领域,反映出碳普惠与碳市场互通仍处在初期阶段。未来,需要在碳普惠减排量方法学、碳普惠减排场景开发和碳普惠机制方面加快完善,助力碳普惠与全国碳市场的衔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