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洪涝、干旱、台风、动物濒危、海平面侵蚀居住地,突发气候危机愈发密集与暴力,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也愈发成为全球共识。目前,已有173个经济体为全球温室气体净排放的目标而制定了自身的净零计划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则是中国的承诺。
在这个过程中,绿色金融是至关重要的抓手之一。从11.55万亿元(2020年三季度末)到27.05万亿元(2023年二季度末),我国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显示,过去三年,绿色信贷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与此同时,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也亮点不断。2021年,交易商协会和交易所先后推出碳中和债券,作为绿色债券的创新子品种,碳中和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截至2023年上半年,碳中和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已近5500亿元。
绿色金融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三年来,绿色金融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标志性的成绩和突破?展望未来,又有哪些领域亟待补足?围绕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金融时报》记者:距离“双碳”目标提出已近三年。这三年,绿色金融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标志性的成绩和突破?
在顶层制度方面,银行保险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发展指引升级。2022年6月,原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该《指引》对原银监会在2012年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进行了全面升级im体育,一方面是拓宽了覆盖面,不仅适用对象覆盖面从银行拓展到各类银行保险机构,业务活动覆盖面也从信贷活动拓宽到各类绿色金融业务im体育,并且风险类别也在原来环境、社会风险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纳入治理风险;另一方面也更加突出了服务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明确提出银行保险机构应当“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渐进有序降低资产组合的碳强度,最终实现资产组合的碳中和”。
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逐步实现国内统一、国际接轨,并与时俱进地持续更新。我国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标准都以发改委等部门2019年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为基础进行了修订,基本实现了我国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标准的初步统一。其中,在绿色债券方面,2021年由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不仅实现了国内各类绿色债券标准的统一,而且删除了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的相关类别,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2022年7月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发布的《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则统一了中国绿色债券管理规范,并明确募集资金100%用于绿色领域,与国际规则保持了一致。这两项标准的更新,是我国绿色债券实现国内统一、国际接轨的重大突破。此外,2023年6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开始公开征求意见,以更好适应绿色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绿色金融通用标准将与时俱进进行更新修订。
在激励约束政策方面,人民银行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升级im体育。202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人民银行2018年发布的《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例如,扩展了考核业务覆盖范围,统筹考虑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业务开展情况,并为进一步考核绿色股权投资、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理财等新业态预留了空间;同时,基于扩充的考核范围修订了相应的评估指标;此外,拓展了评价结果的应用场景,绿色金融业绩评价结果将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此次《方案》从绿色贷款升级为绿色金融,是金融管理和监管机构适应绿色金融发展趋势的一次重大调整,也将成为推动银行绿色金融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金融时报》记者:在政策的指引下,绿色金融在推动“双碳”目标等绿色发展目标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如何评价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取得的进展?
鲁政委:金融在推动“双碳”目标方面,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助力实体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气候融资成为绿色信贷最重要的领域。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5万亿元,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8个百分点,其中,气候相关融资超过18万亿元,绿色贷款实现规模化、高速化、重点支持“双碳”目标的发展趋势。而全国主要银行在绿色金融支持双碳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0.6万亿元,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10亿吨。
围绕着支持“双碳”目标,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涌现:一是碳中和债券成为绿色债券中最为亮眼的创新品种。二是随着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im体育,金融机构积极推出碳减排贷款产品。自该工具推出以来,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碳减排支持工具余额达到4530亿元。三是碳金融产品创新不断,一方面随着全国碳市场交易的启动,金融机构积极推出碳资产产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还推出了一系列与“碳”挂钩的金融产品,如碳资产挂钩债券、碳足迹挂钩贷款、碳减排挂钩贷款等。四是碳相关服务不断探索创新。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碳账户,目前已有包括兴业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开发上线了碳账户。碳账户目前正逐步从传统狭义的碳配额或碳信用的存放账户,向广义包含碳排放数据采集、碳核算im体育、碳排放等级评价、场景应用等功能在内的 “碳征信”体系转变。其未来可以发展成为构成刻画“碳足迹”的基础,从而可能为有效应对国际碳关税提供基础。
《金融时报》记者:站在三周年的节点上,您认为实现碳达峰乃至后续的碳中和面临哪些挑战?下一阶段绿色金融如何更好支持“双碳”发展?
鲁政委: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如何推动大量传统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是关键也是挑战。因此,下一阶段,转型金融将和绿色金融成为金融支持实现“双碳”目标的双支柱。综合来看,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力:
绿色金融标准还需要更新与统一。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标准基本实现了统一,但绿色信贷标准之间、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标准之间仍然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建议未来相关部门在绿色金融基础标准更新基础上,进一步更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的标准,实现一类金融工具一个统一标准,并充分考虑绿色信贷通过证券化向绿色债券转变标准的一致性问题。
绿色金融市场结构还比较单一,多元化发展有待深化。当前,绿色信贷规模占绿色融资规模的比例在90%以上,截至2023年二季度,我国绿色信贷余额27.05万亿元,而同期我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余额仅为1.8万亿元,其他绿色融资方式规模更小。因此,我们看到目前绿色金融市场的参与机构也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建议可以更大力度推动市场中除银行业金融机构之外的保险、基金、证券、资管等各类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为市场提供多元化的融资产品与工具,以满足“双碳”领域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转型金融亟待发力,支撑体系需要完善。绿色金融主要是支持零碳和碳排放很低的领域,而目前我国经济还是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很多领域的碳排放仍然很高。对于经济最终迈向碳中和来说,这些高碳行业向低碳的转型至为关键,而转型需要转型融资的支持,支持他们进行技术改造,支持公正转型以减轻转型给地区带来的社会震荡和阻力。因此,亟待政策部门明确转型金融指引。当然,转型金融能够取得良好成效,其挂钩KPI的设置很关键,这需要碳排放核算、核查等方面基础的支持。
碳市场还需要深化发展,碳金融的空间有待释放。由于我国碳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金融属性依然受到抑制,与之服务的碳金融近年来虽然创新探索不断,但应用规模仍然很小,更多具有“首单”的广告特征。从国际经验来看,碳市场的金融化是个必然趋势,金融机构的加入可以帮助市场更好实现价格发现,帮助企业进行避险,扩大中国碳市场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