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今天,“双碳”成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和全球共识。为了应对挑战,各国纷纷加入联合国《巴黎协定》,并制定了相应减排目标。
作为全球气候合作的重要成就,联合国框架内的《巴黎协定》是主要经济体在经济、排放、贸易等领域国际格局调整下实现的利益新平衡,其不是气候谈判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落实《巴黎协定》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日前结束的太白山·可持续发展指数发布会上,世界可持续发展标准组织WSSO总干事吴征博士直言,“巴黎协定难以落地,其根本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对于碳标准和生态链的控制”。其表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碳标准。过去十多年,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减碳领域内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产生了巨大社会效益。但因为缺乏全球统一的碳标准系统,无法形成可信的碳足迹核算和跨境定价,也无法实现碳汇跨境交易和结算,导致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量的绿色减碳投资无法获得公平的回报”。对于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碳标准制定过程中积极提升话语权迫在眉睫。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碳减排方面的行动备受关注。多年来,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碳减排政策。2007—2021年期间,中国围绕低碳发展的政策数量总计168 项,形成了种类多元、覆盖全面的低碳政策体系。而在2020年9月中国在联大正式提出“双碳目标——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后,这三年,党中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先后出台12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方案和11份支撑保障方案,31个省(区、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双碳”政策体系构建完成并持续落实。
在政策促进、市场机制以及科技创新等多重手段的协同驱动下,中国“双碳”目标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十四五”前两年im体育,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4.6%,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十四五”以来,年完成国土绿化超1亿亩,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
与此同时im体育,消费端的碳减排已成为“双碳”的重要领域,随着减碳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以及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政府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到碳减排中。可以预见,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世界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标准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是产业发展的“金钥匙”。特别是在环境方面,要实现“双碳”目标、节能减排、新能源应用等,要有一系列标准来为国家相关战略、政策、规划提供支撑im体育。从全球范围看,标准既可作为一种尺度,又可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平台,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助力。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作具有良好基础。2023年4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了双碳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工作重点,以推动实现各类标准协调发展。这既为中国做好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其他国家以标准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照。
据统计,中国当前直接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国家标准已有1800余项、行业标准2300余项,涉及碳排放核算核查、节能、非化石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化石能源清洁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碳汇等多个方面,为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审查、差别电价、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可以说,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在可持续绿色发展中不断兑现“双碳”承诺做足了准备。
尽管中国在碳减排方面成就斐然,但中国的巨大努力和贡献被个别国家和组织刻意忽视甚至抹黑。“尽管中国在扩大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但过去几年却一直在建设越来越多的煤电厂,这无助于解决碳排放问题”、“中国碳排放量占了全球接近1/3”、“中国须提前10年至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声音不绝于耳。而相对应的却是,美国频繁进出《巴黎协定》、英国推迟一系列关键环保计划,西方的口头表态和中国的实际践行形成鲜明对比。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基础工业化建设,过了碳排放高峰期,而我国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呈现上升趋势im体育。在业内人士看来,更主要的原因中国是“世界工厂”,煤炭、钢铁、水泥、家电等工业产品的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的半数,不仅服务本国,还服务世界。“需要不断展现我国在碳减排过程中所作的努力,让世界看到、听到我们的成绩”,众多有识之士表示。
中国在‘双碳’话题上比较被动的背后,是中国在全球碳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有限。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碳标准。业内专家纷纷建议,我国积极实践“双碳”目标过程中,不可简单地跟进,亟需不断提升“双碳”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以反映自身利益和诉求。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潘家华表示,“联合国全球碳排放的盘点构架体系就是由发达国家主导,这体系对于零碳能源生产装备的产能、产量、装机、发电量、储能、终端零碳消费装备等影响碳中和的多项因素,都没有纳入盘点核算体系,这就放大了中国的减排责任im体育,忽略了中国在零碳发展方面遥遥领先的成绩”。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关大博表示,“全球主要有五个碳排放数据发布机构,比如国际能源署、欧盟和美国的数据库等,但中国碳排放数据库未能被国际社会所承认。国际报告中关于气候变化、中国碳排放的数据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科研及政府机构发布,其碳排放量的核算主要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估计。目前我国在国际报告中碳排放数据话语权上的不足,会影响未来重要的科学证据支撑”。其表示,“我国在这方面亟需改善的不是技术,而是数据话语权”。
为此,我国须在加强低碳技术研发、推动国内政策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碳减排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同时,还应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碳标准。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通过加强碳标准制定和推广工作、加强合作与交流等措施,中国有望进一步提升在国际碳减排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全球碳减排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