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体育2022年3月,首次参观鄂尔多斯远景零碳产业园的经历让内蒙古华景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吕乐印象深刻。
荒漠之中矗立着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园区极富科技感的外观与周围无边旷野形成鲜明对比。
园区外围的大兆瓦智能风机群、园区内地面光伏板、储能电站,为园区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能源,满足产业园低成本电力的需求;风、光、氢、储、智,像交响乐一样通过协同和合作im体育,保证了绿色电力的稳定供应;工厂里,印有“零碳绿码”的碳中和电池产品下线。
此前,吕乐以为零碳产业园更多是一种概念先行的营销方式,现实中的景象让他耳目一新,而决定要入驻产业园之后的一系列技术与政策支持更让他对产业园的发展信心大增。“没想到搞得这么超前,实际落地这么快。”
当下,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园区数以万计,且仍然在快速增加。数据显示,中国70%到80%的制造业在产业园中发生。在产业园的招商大战如火如荼之际,零碳产业园对于产业链龙头们的吸引力何在?
对于华景新材料来说,吸引其入驻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的不光是优惠的招商政策im体育,还有一个更关键的诱因:降低产品碳足迹的需要。
今年6月,欧洲议会已官方宣布通过了欧盟新电池法规,该法规规定,自2024年7月起,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并在2027年7月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值要求。
同样也在今年6月,日本政府经济产业部也要求,从2024年起,电动汽车制造商必须披露电池的碳足迹。
微观产业层面,下游的车企客户对于电池产品的碳足迹要求也在提高im体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大约20家车企公布了碳中和时间表或减碳计划。例如大众集团就已经将“减碳成绩单”作为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的重要评价标准。
电池企业降低产品碳足迹的压力,自然也会传导到供应链上。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厂商,吕乐告诉36碳,包括远景动力在内,华景的下游客户尤其是国际电池企业,对于减碳的要求很高。“在商务和招标的过程当中,如果在零碳和清洁能源应用上有优势,会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不止锂电池,以隆基绿能为代表的光伏企业产品出口海外也面临着降低碳足迹的压力。法国、韩国等国家均对进口光伏产品的碳足迹提出严格要求。
一位头部光伏企业的CTO告诉36碳,目前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的一些光伏产品订单也已经开始要求低碳指标。应对这一需求,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光伏企业必须在减碳、脱碳方面提前部署。
今年以来,光伏、锂电池和电动车的出口已成为中国出口的“新三样”,同时也是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如今,“新三样”也面临隐形碳壁垒的挑战。
此外,欧盟还推出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也称碳关税)。以目前该机制的覆盖范围看,包括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和氢气等——越来越多的“碳壁垒”正在筑起。
“经过初步估计,未来将会有至少两万亿的中国出口直接面对碳关税壁垒,或者隐性碳成本的挑战。”在10月26日举行的2023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大会上,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说。
世界银行则报告称,如果“碳关税”全面实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可能面临平均26%的关税,出口型企业成本增加,出口量可能因此下滑21%。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出口大国,绿色产品很明显会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毫无疑问会对中国的出口和产业竞争力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中国碳中和50人大会特邀研究员、海华永泰(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必轩谈到。
而面对全球碳排放相关法规陆续出台,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做好准备im体育。“目前法规要求严,时间表紧张,除了像远景这类具有全球化基础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没准备好。”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许艳华表示。
中国企业应对全球贸易中的碳关税难题和碳壁垒的需求,也带火了零碳产业园这一新业态。“零碳”成为产业园最时髦的前缀。
所谓“零碳”或“碳中和”园区不难理解——通过技术升级和交易等方式,减少和抵消园区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碳排放。
能源系统的降碳是全社会实现碳中和的基石,同样的,零碳产业园的降碳关键也在于可再生能源系统。
在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80%的电力由区域内的绿色能源发电直供,20%与电网交易,园区在能源上实现了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绿电直供也正是应对欧盟CBAM的重要手段。
此外,为了让零碳产业园真正与国际标准接轨,避免产品出口时因各地标准不一不被认可。从2021年零碳产业园建设伊始,远景就开始联手国际和国内机构推进零碳产业园各类标准的建设。截至目前,远景已携手内蒙古政府、标准化机构等打造了中国首套“国际零碳产业园”地方标准,包括《零碳产业园建设规范》、《零碳产业园计量评价规范》及《绿色电力应用评价办法》,并联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共同打造了基于零碳产业园的碳足迹服务平台。
2023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大会现场,远景携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项目、德勤中国、TÜV南德、DNV挪威船级社等国内外权威机构及企业共同启动零碳国际标准建设暨绿色贸易鄂尔多斯行动,意在打造与国际、国内接轨的零碳标准,推动国际认证互信和国际绿色贸易。
“当未来电池碳关税壁垒实施、电池的竞争愈演愈激烈的时候,鄂尔多斯的产品、内蒙古的产品,将获得前所未有的竞争力。”在刚刚过去的零碳产业大会上,张雷自豪地说。
张雷表示,碳中和转型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零碳产业园将赋能工业产品获取碳成本竞争优势,成为中国制造的绿色引擎。
在全球绿色转型背景下,零碳产业园充足的绿电供应和对接国际的标准体系对隆基、远景、上汽红岩等具有降碳需求的龙头企业无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据了解,目前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已入驻 9 家新能源头部企业,初步形成以远景科技集团为龙头,华景、万锂泰、镕锂为配套的电池及储能产业链;以隆基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链;以美锦国鸿、协鑫集团为龙头的氢燃料电池及绿氢设备制造产业链;以上汽红岩、捷氢科技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
产品的碳足迹涉及从原料开采、加工、包装、运输到生产、污染物排放等“从摇篮到大门”的全部流程。供应链中大多为中小企业,对于绿色低碳的认知度和行动意愿普遍偏低,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减碳落地,减碳资金和人才投入也有限。
非政府组织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供应链产生的排放平均为直接运营排放的11.4倍,在向CDP披露信息的全球头部企业中只有41% 报告了其供应链排放信息,而设置了供应链减碳目标的企业仅有4%。
因此,即使是苹果、特斯拉、施耐德、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想要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目标仍然有巨大的难度——他们部分并未制定价值链碳中和目标,制定了相关目标的,达成时间也要在10-20年以后。
注:全价值链的碳中和除了包含直接排放(范围一)和采购的电力与热力相关的间接排放(范围二)外im体育,还包含了运营以外的价值链排放(范围三),主要来自于其供应链企业。
“产品减碳才能提高绿色的竞争力,降低碳成本。在减的过程中,以动力电池为例,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里面,碳排放大概有70%和电相关,如果整个产业链70%的生产制造相关的能耗都变成绿电,能直接减少70%的碳排放。”远景智能零碳产品首席科学家邱林告诉36碳记者。
在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远景发挥链主功能,将华景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拉入群聊”。零碳产业园成为供应链减碳的一把“利器”。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远景科技集团发布了全球首批碳中和电池——供货欧洲市场的 EAHE2201A 型号锂离子动力电池,该产品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 TÜV 南德颁发的“碳中和认证(PAS2060)”,这也是 TÜV 南德在动力电池领域颁发的第一张碳中和证书。
除了打造零碳产业园模式,集成绿色能源和绿色工业体系赋能全产业链外,远景还借助自身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为超100家供应链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培训,向超过150家供应商提供了数字化能碳管理工具进行碳披露和碳管理。同时为供应链提供包括零碳产业园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促进供应商可持续发展。
目前,远景还在射阳、苍南、赤峰、十堰、沧州、包头等地分别落地了以绿色能源装备、零碳工业气体、电池、绿色冶金等为核心的零碳产业园,赋能更多产业集群实现“全产业链”的降碳。
在张雷看来,零碳产业园不仅仅是属于远景的减碳法宝。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它也是重要的“新基建”,是培育绿色“新工业”体系的摇篮。“这将帮助中国绿色工业崛起,帮助中国制造参与全球贸易。”
当下,全球制造业部分在向东南亚、印度、东欧、墨西哥等地区进行迁移,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遭遇一定冲击。但张雷认为,中国率先提出生产零碳产品的零碳产业园,而今天的越南、印度离零碳产业园建设还有很长的距离。
全球经济发展新形势下,零碳竞争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比尔·盖茨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断言:“那些率先建立起伟大的‘零碳’企业和伟大的‘零碳’产业的国家,将在未来几十年里引领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