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400-123-4657
  • 栏目幻灯一
  • 栏目幻灯二
  • 最新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热门分类: 第一系列 | 第二系列 | ......>>更多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半岛·体育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发布im体育会直播添加时间:2024-03-28

      im体育今天,我们邀请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肖永涛先生,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刘宪勇先生,信发集团副总经理张怀涛先生,介绍“山东扎实推进碳排放配额履约,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家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对山东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碳市场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基础性政策工具,目前已平稳运行了近3年。我省履约企业、履约配额均全国最多,履约任务最重,通过全省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两个履约周期的履约任务。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情况。

      自2021年7月正式开市,全国碳市场已经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第一个履约周期是2019年—2020年,第二个履约周期是2021年—2022年。2021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履约年,我省所有企业均实现了“应履尽履”。2023年是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履约年,我省履约率为100%;共有225家发电企业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交易量7169.08万吨,交易额46.66亿元,参与交易企业数量和交易额均为全国第一。

      我省一直坚持早准备、早发动,提前从思想、能力等方面做好履约工作的相关准备,强化全过程数据质量管理,“一企一策”制定履约方案,多措并举推动配额履约。一是切实加强数据质量管理。通过组织开展碳核查复核、省级数据质量监督帮扶等,对重点企业逐一进行现场技术帮扶。二是积极推动企业履约,组织开展培训动员,帮助企业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采取各类纾困解难措施,推动企业圆满完成履约任务。三是上下联动推进碳市场建设。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强化人员配备和能力建设,发挥好政府职能作用,规范碳市场行为,推进全国碳市场平稳发展。

      从第一个履约周期到第二个履约周期,我省推动一批能源利用效率低im体育、碳排放强度高的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提高了全省煤电行业整体能效水平,碳排放数据质量和履约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整体提升。重点发电企业碳排放管理意识增强,碳排放数据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开展燃煤含碳量实际检测的比例达到了99%以上。第一个履约周期中,因碳资产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碳排放量核算值大、配额缺口多的问题目前基本解决。在第二个履约周期配额基准值加严,配额收紧的情况下,全省配额盈余企业由第一个周期的146家增加到186家,配额缺口企业由174家减少到128家,全省配额总体盈余,履约形势整体向好。二是机组整体能效水平不断提升。我省发电机组大部分都是热电联产机组,数量占到96%以上,热电联产机组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碳排放强度低,大多数企业配额有盈余。随着我省关停淘汰落后机组的力度加大,加上碳市场奖优罚劣的市场调节机制,有效推动了能效低、运行方式不合理等落后机组的关停退出,纳入配额管理的落后机组数量逐年减少,全省机组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三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和履约双赢。以某市发电企业为例,现有1台240蒸吨每小时和3台150蒸吨每小时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2台15兆瓦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经企业测算,通过余热利用节能技改和强化碳资产管理,循环流化床锅炉能效提高约3%,满负荷运行时每台锅炉全年可减少煤炭消耗约31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920吨,按照当前碳市场80元左右每吨计算,可节省63万余元。

      近日,国务院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第一部专门的法规,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为我国碳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开启了我国碳市场的法治新局面。目前,我省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电力企业有300余家,企业数量与履约量分别占全国的1/7和1/10,均为全国第一,再加上后续碳市场不断扩围,我省碳排放管理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条例》的出台为我省推动碳排放数据质量提升,强化碳排放交易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下一步im体育,我省将深入落实《条例》,一是制定出台我省贯彻落实《条例》实施方案,重点从加强碳排放数据管理、日常监管、宣传引导等方面,着力完善制度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加强重点排放单位、技术服务机构帮扶指导,进一步提升全省碳排放数据质量,保障全国碳市场健康运行;二是深度做好“碳文章”,以《条例》实施为契机,加强对履约和市场形势的分析,服务省内重点企业碳资产管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发布以来,备受各方关注。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条例》的内容:

      该《条例》共33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明确监督管理体制。三是构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基本制度框架。四是防范和惩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条例》明确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从注册登记机构和交易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责,碳排放权交易覆盖范围以及交易产品、交易主体和交易方式等六个方面作出了统一的规定。

      我省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下开展交易和履约工作,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以来,目前只纳入了发电行业。我省每年300余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参与碳市场履约,截至2024年3月,共有295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交易im体育,碳排放配额累计交易量1.9亿余吨,成交额102.75亿元。

      关于碳市场扩围工作,我省正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做好碳市场扩围的准备工作。一是按要求每年对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8个行业7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开展年度的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im体育。二是配合生态环境部开展碳市场扩围专项研究,组织对重点行业的配额分配方法、核算报告方法、核算要求指南、扩围实施路径等提出意见建议。

      碳排放控制和管理,对于政府部门、行业以及重点排放单位,都是新生事物。国家一直坚持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的原则,主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行业的碳排放量、数据质量基础、减污降碳协同、行业高质量发展等因素,优先纳入碳排放量大、产能过剩严重、减污降碳协同效果好、数据质量基础好的重点行业,确保碳市场的健康发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碳”工作,坚持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抓手,在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创新探索,推动我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一是行业控碳。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的基础上,实行碳排放指标收储调剂。为了让减量替代落到实处,真正促进“两高”企业能源和结构的优化调整,建立了省市两级收储指标台账,加强指标使用管理,在确保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的基础上,保障了日照钢铁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

      二是社会减碳。加快推进碳普惠体系建设,印发《山东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将生态损害赔偿和大型活动碳中和等纳入碳普惠体系整体框架中,拓宽碳普惠减排量的消纳渠道。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优化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和多层次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消纳渠道,开发碳普惠方法学,扩大覆盖范围和项目类型,逐步形成规则清晰、场景多样、发展可持续的碳普惠生态圈,推动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三是区域近零碳。印发《山东省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社区示范创建实施方案》,以低碳工作基础较好、减排潜力较大的县(市、区)、园区和社区为突破口,开展近零碳示范创建,探索区域低碳发展新模式。目前,正在开展20个县(市、区)、20个园区、30个社区的近零碳示范创建工作,到2025年,将建成一批近零碳城市、园区和社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近零碳发展经验,切实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区域发展从低碳到近零碳、零碳的转变。

      四是制度引领。我省于2023年底印发《山东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35》,对我省从适应气候变化方面落实“双碳”目标做出了系统安排。通过创新推进气候变化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领域、城市与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敏感二三产业、健康与公共卫生、国土空间、重点区域等适应气候变化十大行动,强化山东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举措,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和管理,提高防范和抵御气候变化长期缓发不利影响和突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的能力。

      过去的一年,在我省举办的2023年六五环境日、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和2023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均实现了碳中和,碳排放抵消量主要来源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碳市场配额等im体育。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简称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目前国家已发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个CCER核算方法学。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我省2023年印发了《关于推动开展山东省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我省大型活动举办提出了碳中和的要求。组织方可通过购买包括经山东碳普惠平台备案的减排量、山东省内的CCER或其他减排机制签发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配额等方式抵消大型活动实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其中,新建林业、海洋项目用于碳中和之后,不得再作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或者其他减排机制项目重复开发,也不可再用于开展其他活动或项目的碳中和。鼓励通过社会捐赠碳配额、碳信用的方式支持大型活动碳中和。

      为推进大型活动碳中和,我省积极探索,开展碳普惠体系建设。一是2023年1月,我省在全国较早出台了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开展碳普惠体系建设,推进山东特色的碳普惠项目开发,鼓励通过使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实现大型活动碳中和,推动建立持续、良性的碳减排消纳体系。二是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进一步规范我省碳普惠方法学管理、减排量申请、减排量确认、减排量消纳行为,完善我省碳普惠监督管理机制。三是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了碳普惠方法学,目前已经根据方法学申报情况,组织对“海草床碳普惠方法学”进行了专家论证。

      电解铝行业生产工艺边界清晰一致,数据溯源易得且准确度较高,质量有保障,属于碳排放数据基础较好的重点行业之一。近日,生态环境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铝冶炼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工作相关技术指南,电解铝行业将成为继发电行业之后,第2个准备发布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工作技术指南的重点行业。

      信发集团作为电解铝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积极为纳入碳市场做准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配合电解铝碳排放数据溯源调研工作。信发集团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的碳市场扩围研究工作,从核算边界、生产工艺以及排放源数据的计量、溯源、获取、存证等方面提供了翔实的生产证明材料。

      二是进一步完善碳排放体系,利用信息化数字赋能,提高数据质量和效率。一是持续不断地完善电解铝行业碳排放的体系建设,明确岗位职责,配置完善计量器具,保障数据溯源,做好数据存证,确保数据质量。二是推动产业信息化数字赋能。启动双碳智服平台建设,构建涵盖集团所有产业的碳排放核算体系,最终实现数据直采和智能核算。

      三是推动技术合作,提升集团碳排放能力建设。信发集团与国家和省有关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铝冶炼行业碳排放能力建设,申请编制的《铝冶炼行业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技术规范》已获得立项,同时集团还参与电解铝温室气体测量方法和碳足迹评价团体标准的制定。

      四是开展有色行业烟气排放直测和核算对比研究。集团立足完善的有色产业链条,和科研机构合作,识别链条上的排放源,开展电解铝、碳素、氧化铝等生产中二氧化碳排放直接测量法与核算法数据对比,为我国铝冶炼生产企业碳排放核算、碳排放交易计量技术方法制定和实施提供实践经验。

      五是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发展绿色新能源,实现源头减碳。电解铝行业的主要排放源是电力间接排放。集团计划投资约50亿元,建设总装机容量约100万千瓦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目前部分负荷已经实现并网发电;计划合作投资76亿元,建设装机容量13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前期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项目全部投产后,至少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50万吨。

      下一步,集团将一如既往地多措并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为碳市场健康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信发力量。

      我省立足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两高”行业企业数量多、碳排量大这一现状,创新实施“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措施,倒逼“两高”行业企业转型升级。

      针对部分设区市重大项目碳排放指标不足,以及设区市之间碳排放指标供需不平衡、难匹配的问题,我省出台《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指标收储调剂管理办法(试行)》,对通过产能转移、企业关停转产、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核电替代化石能源等途径减少的“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量进行收储和调剂,明确了收储比例、使用范围、调剂程序等相关要求。

      政策实施以来,通过关停淘汰落后“两高”项目,累计为50余个新建“两高”行业项目提供了碳排放要素保障,累计减少碳排放量400余万吨,确保我省“两高”行业项目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的同时,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有力保障了国家和省布局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在通过碳排放量的减量替代倒逼“两高”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提供了山东实践。

      在惠企政策方面,今年2月5日,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了《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全流程温室气体减排示范工程案例征集及推广应用的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征集减排效果明显、经济成本可控、示范带动突出的工程案例。《关于“两高”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鲁发改工业〔2023〕34号)中明确的“两高”行业工程案例,和其他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示范效应明显的工程案例均可积极申报。

      征集和推广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省内有意向申报示范工程的单位,完成线上申报,由市级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筛选。二是通过初审筛选的示范工程案例,由省级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三是根据评审结果,择优向社会公布重点行业全流程温室气体减排示范工程案例,供行业企业学习借鉴。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生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韩文静同志,联系电线。